在咸阳市区西北郊外,秦都区双照街道西端,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大魏村。北宋政和二年(1112年)十二月二十二日,道教全真派祖师王重阳出生于大魏村,所以这里被称为“重阳故里”——
申威隆:90后“陕西文博一哥”
2024年4月4日下午,离开红色记忆博物馆,我和朋友来到不远处的大魏村,寻访这里的天圣宫遗址和王重阳祖师先茔。清同治元年至同治七年(1862—1868年),陕西爆发回民起义,天圣宫建筑遭到破坏。20世纪70年代,天圣宫已经荡然无存。
近年,在大魏村的东口,竖立起高大的石牌坊,向西约200米便是天圣宫遗址。1978年,在天圣宫遗址西南角,当地村民修建起一座简易的庙宇,供奉王重阳、全真七子、钟离权和吕洞宾。
展开剩余68%在咸阳博物院内,竖立着四块来自天圣宫遗址的石碑,记载这里创建于金代大定年间、元代盛极一时、明清两朝多次重修。新中国成立初期,天圣宫依然保存有玉皇楼、三清殿、正殿等建筑和古树。
离开大魏村后,顺着公路向南,行驶大约600米,西侧便是王重阳祖师先茔。相传,这里是王重阳父母的墓葬,位于大魏村东南侧的田野里,被当地人俗称为“先人坟”。
近年,在大魏村村民的支持之下,咸阳市道教协会对王重阳祖师先茔进行修葺,重新修建起东侧的祭祀御道、墓冢和碑楼等。同时,在周围进行考古勘探,大体划分出保护范围。目前,这里还没有被公布为任何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。
穿过长约80米的祭祀御道,两侧种植着成排的柏树,尽头是一座圆形的墓冢。这里坐西朝东,前方竖立新、旧两块石碑,正面均刻着“重阳祖师先茔”五个大字。
在碑楼内,镶嵌的旧碑,镌刻于清代,一直竖立于墓前。20世纪70年代,此碑被截成上、下两段,用于夯筑村子里的土墙。后来,收藏于大魏村的庙内。如今,这块石碑经过修复,重新镶嵌于墓前的碑楼中,成为这里最重要的一件文物。
发布于:陕西省